拼音:yóu shuì
字數:2字詞語
游說的意思:
古代稱作說客的政客,周游各國,根據對政治形勢的分析,勸說統治者采納他的政治主張,叫做游說。說(shuì)。游說的解釋:
(一)、指 戰國 時代策士們周游列國、勸說君主采納其政治主張的一種活動。
《韓非子·五蠹》:“事敗而弗誅,則游説之士孰不為用矰繳之説而徼倖其后?”《史記·張儀列傳》:“ 張儀 已學而游説諸侯。” 晉 左思 《詠史》之八:“ 蘇秦 北游説, 李斯 西上書。” 劉師培 《論近世文學之變遷》:“降及 戰國 ,士工游説,縱橫家流,列於九家之一。”
(二)、泛指勸說別人采納其意見、主張。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明主不深曉,以為僕沮貳師,而為 李陵 游説。”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磯》:“事已至此,欲罷不能,快快遣人游説便了。”《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中國滅亡論》:“ 板垣退助 憂之,乃大倡自由平等之説,奔走游説遍于國內,卒成大黨,名曰‘自由’。” 茅盾 《腐蝕·十月二日》:“ 舜英 輕輕嘆了口氣,似乎放棄了游說我的意思了。”
(三)、指說客。
《漢書·孔光傳》:“﹝ 孔光 ﹞不結黨友、養游説、有求於人。”
(四)、謂古代叫做“說客”的政客,奔走各國,憑著口才勸說君主采納他的政治主張。
《尉繚子·原官》:“游説間諜無自入,正議之術也。” 晉 左思 《詠史》之八:“ 蘇秦 北游説, 李斯 西上書。”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今史闕》:“ 周 末自《麟經》絶筆后,至 蘇 張 ,中間一百四十四年,史簡遺闕,無以詳其梗概。”
(五)、泛指以言語勸說。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明主不曉,以為僕沮貳師,而為 李陵 游説,遂下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