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生態瓶實驗作文(精選13篇)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一篇
今天,科學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制作生態瓶。我立即和身后的小伙伴約好一起行動。放學后我懷揣著熱乎乎的五十元紙幣去尋找我的隊友。
隊員們都湊齊了,那現在我們就出發吧。第一站:花店。我們整裝待發大踏步的走進了花店,我還沒有進門就望見了那在水里歡快游動的小紅金魚,問清價格后,好心的老板見我們是小學生,于是就以十三元的價格將魚兒賣給了我們。走出花店隊友們都紛紛湊到我的身邊來看魚。走在路上也有好些路人的目光散落在我手中的魚缸上。魚兒,看來你真的很引人注目哦!
第一場“戰役”勝利后,士氣大增。接下來,我們便朝著第二站:百文書店。進軍!哇,這兒的商品真是琳瑯滿目,看也看不清,數也數不完。就在這所有的商品之中,我看見了一種小石頭,這石頭是可以鋪在魚缸里的。而且它是熒光黃的,紅黃相稱。顯得極其醒目耀眼。就這樣小石頭成功收入囊中。
接下來,第三站:大名文具店。Go!
來到大明文具店的時候已經是五點了,天色慢慢黯淡下來。我們走進文具店,我們東看看,西瞧瞧。這時我的回頭一瞥,望見了藏在角落里的一卷彩色膠帶。咦?這是什么,我捧著金魚缸好奇地走上前去。“哇哦,好漂亮!”我的目光被吸引了。付款時我毫不猶豫地掏出僅有的二十元,付了款。五點三十了,我依依不舍地放下被我們裝飾地非同凡響的金魚缸。踏出了店門,我回首一望,心中都是滿滿的都是不舍!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二篇
為了讓我們進一步了解生態系統,科學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做一個生態瓶,里面要有水草、泥沙、石子和一些魚蝦,組成一條小食物鏈。我覺得有趣極了,一到家便迫不及待地著手準備了。
我從同學那要來了泥沙、鵝卵石和螺螄,又從花鳥市場買了一些金魚草和一條金魚,再加上家里養著的河蝦,生態瓶里的所有材料都準備就緒了。至于生態瓶的外殼,就拿油桶吧,因為它的容量很大。
我先把泥沙倒進桶里,加入水,水變得很渾濁了,不利于我觀察生態瓶里的情況。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淘洗,好不容易才讓水變得透明起來,但媽媽告訴我說:“水至清則無魚,泥沙里的微生物有利于魚蝦生長。”
處理好泥沙,我拿出金魚草,準備把它們種到泥沙里去。結果發現泥沙太少了,才到金魚草根的一半,而且金魚草過于茂盛,占了瓶子里一半空間,很容易纏住里面的魚蝦。我只好把金魚草剪了剪,再用鵝卵石壓住。
一天后,我把一條金魚、三只小蝦和兩顆螺螄放進了生態瓶。剛把它們放進去時,金魚有點不大適應,不安地游來游去。但過一會兒它就習慣了,找了個安靜的角落休息去了。螺螄倒沒什么反應,爬到生態瓶的壁上就不動了。小蝦們一進去就直接游到草邊開始享用“下午茶”。
金魚草襯托著金魚和小蝦,圓潤的卵石上趴著兩顆烏黑的螺螄,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希望生態瓶里的這些“居民”能喜歡這個新家,幫助我研究更多的科學課題。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三篇
這周科學課,老師布置了一個加分作業:讓我們自制一個生態瓶,來了解池塘中動植物之間的互相依存關系。
我們滿載而歸,回到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制作生態瓶了。首先,我在一個洗干凈的圓形魚缸里,倒上一些建筑用的細砂石,然后用自來水反復沖洗,直到洗砂石的水變清澈為止。接著再倒入大半魚缸的河水,記得哦,一定要用自然水域里的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消毒劑,魚兒會死亡的,所以不能使用自來水。接著我在魚缸里“種”上一些水草,放入一些浮萍,最后再把抓來的小魚、小蝦、螺螄等放進去。就這樣,一個簡單的生態瓶就大功告成啦。
生態瓶制作完成后,我開始觀察起來。剛開始的時候,魚缸里的水有點臟,有點渾濁,大約10分鐘后,水逐漸變得清澈起來;魚兒剛開始也不適應新的環境,很是陌生,很膽小,只敢躲在水草中,不敢游動。慢慢地,小魚們適應了新的環境,在魚缸里歡快地遨游起來。螺螄的適應能力比較強,沒多久它們就緊貼在魚缸的玻璃內壁上,還有些倒掛在水草上,悠閑地伸出兩只觸角,欣賞著這新的環境。
這次生態瓶的制作,讓我體會到了撈螺螄、撈魚蝦的樂趣,也讓我學習到了更多動植物的生活習性,真是太幸運啦!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四篇
這周科學課,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好玩又有趣的作業,讓我們制做一個生態瓶,可以觀察魚兒、水草它們之間的生存關系。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老爸用來泡酒的瓶子當作生態瓶。我把瓶子的上面一半鋸斷了,然后在瓶子四周打了四個小洞,老媽給我一條紫色的綢段,我把它綁在小洞上,這樣就可以拎起來了,而且非常漂亮。
我按照老師說的順序操作:先把沙子鋪在生態瓶的底部,再“種”上一株株嫩綠的水草,加入水,可是沒想到,水一倒進瓶中,整個瓶子立馬變得渾濁起來。我把魚和螺螄放進去。小魚在水中可能不太習慣,攪得瓶中的水越發渾濁,等半個多小時后,我再去看它們,忽然發現泥沙沉淀,水清了不少,但魚兒不像之前那樣歡快了,靜靜地浮游在瓶中。螺螄也爬出水面,吸附在瓶壁上,搭配浮萍,看去倒像是一幅簡易的山水畫。
拎著自己親手做的生態瓶來到學校,一看同學們的好像都比我的好看,不過他們大多數都是買來的,而我的可是和媽媽一起做的,意義也不一樣,所以心里依舊美滋滋的。
這幾天,我會天天觀察生態瓶寄的魚兒水草、螺螄之間的生存關系。生態瓶帶給了我無限的快樂!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五篇
當你走進我們教室的時候,你肯定會被教室后面那一道美麗的風景所深深地吸引,那就是同學們親手制作的生態瓶。
科學老師讓我們了解生態系統,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做一個生態瓶,里面要求有水草、沙子、石子和一些魚蝦。于是,回到家里,我就著手準備做生態瓶。
我和媽媽去鄉下奶奶家,找來了所需要的材料。又去市場上買了一些魚蝦和玻璃瓶。所有的材料準備就緒,就開始制作了。
首先,我把石子、沙子清洗干凈,鋪在玻璃瓶的最底下,中間種上了幾株水草。然后,再倒入干凈的清水,在水面上放一些浮萍。最后,把魚和蝦倒入生態瓶中,這樣一個漂亮的生態瓶就制作完成了。
我看著那親手制作的生態瓶,心里美滋滋的。那魚兒不適應新的環境,很膽小怕生,只是躲在水草里,不敢游動。漸漸地,它們適應了新的環境,一會兒游到水面上來尋找食物,一會兒游到水底嬉戲,一會兒幾條小魚追逐打鬧。太陽光照在生態瓶上,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芒,美麗極了。
第二天,同學們都把做好的生態瓶帶來了學校。頓時,教室里熱鬧了起來,同學們都說自己的生態瓶做得好。有的同學用生態箱做,有的同學用塑料瓶做,生態瓶里養的東西,更是千奇百怪。有魚、螺螄、還有泥鰍。生態瓶中的`水草,為魚蝦提供氧氣和食物,魚蝦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和養料。瓶里的動物和植物是那么的和諧美好,制作生態瓶,讓我們更多的了解動物和植物的生活習性。
同學們都把生態瓶擺放在教室后面的花架上,讓它們成為我們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六篇
今天我做了一個生態瓶,是因為我想觀察食物鏈。
我在世紀聯華里買了幾條小魚,我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一個透明的瓶子,我先放了一些沙子,再放上了幾塊石頭,接著把從超市里買來的小魚將水一起倒進了生態瓶。我就進行了觀察。
第一天,我先看到了小魚好像十分“急躁”,我想:難道是沒有空氣了?我明明在瓶口打了一個洞?還是正在適應這里的環境?
果然不出我所料:小魚第二天總要到水上換氣,我想:既然小魚缺少空氣,我就讓植物幫它們吧!我立刻到樓下,在小區的池塘里找了兩根較短的水草,在生態瓶里的沙子里種下去。“這下應該沒問題了吧!”我自言自語道。
第三天,小魚在水草旁邊“嬉戲”,繞著水草“捉迷藏”。他們停下時,會長開嘴巴,去吃一點點水草。我很快得出了一條食物鏈――小魚吃水草。
第四天,小魚和水草似乎相處得很好,我有給生態瓶添加了一個新的成員――田螺,我發現田螺來了以后,生態瓶里的水清澈見底,水里的臟東西也沒了。原來田螺是生態瓶里的清潔工呀!我又得出了一條食物鏈――田螺吃臟東西。
我把水草拔掉,發現小魚沒食物了,不再游動了,也就不再排泄了,田螺就沒了食物。從此,我知道了:我們不能隨意破壞大自然中的沒一種生物,否則,它就會減少甚至滅絕,所以,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大自然吧!讓大自然中的生物露出笑臉!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七篇
人生中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比如考試考砸了,我苦不堪言;被別人瞧不起,我酸溜溜的;被批評還被罰了,我臉上悚辣辣的;考試考了滿分,我心里甜絲絲的……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養小烏龜的酸甜苦辣吧。
國慶里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做一個生態瓶,就是放一些沙子,再放一些動植物。放假的第一天早上,我們就到超市里買小烏龜,老板說:“大烏龜一只十二元,小烏龜一只六元。”因為我喜歡小烏龜,所以就買小烏龜不買小魚了。我拿了一個盒子,選了兩只最活潑的小烏龜,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我給兩只小烏龜取名字,青綠色的,殼上有一些斑點的,叫小烏。深綠色的,殼上沒有斑點的,叫小龜。我把飼料放進去,要給它們吃,可它們堅決不吃。我一生氣,就把它們抓起來,它們見勢不妙,就馬上從我的手里跳了出來,我馬上把它們抓回去。可它們還是不吃,我心里苦巴巴的。
小龜一直踩在小烏的背上,還用那尖尖的爪子抓小烏。小烏一生氣,把小龜弄翻身了。我一看,把它倆抓起來,它們委屈得似乎快哭了,馬上縮進龜殼里,我看了心里酸溜溜的。
我正要把他倆放進去的時候,小龜伸長了脖子,張大嘴巴,咬了我一口,我氣得火冒三丈,但手指又疼。我把它倆反著放,可小烏頭一頂,腳一推,就翻回來了,小龜也是,我又把它們抓起來,它們就一個勁的抓我。我馬上把它們放進盒子里,把蓋子蓋上,我的手快痛死了,我的心里火辣辣的。
這就是我養烏龜的酸甜苦辣。你如果去我家做客,我就給你表演一下“咸龜翻身”,也給你看一看我的小烏龜。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八篇
我做了一個生態瓶,它的樣子很特別:一個像迷你地球一樣的魚缸,里面放水和小石子,上面有一株嫩嫩的綠蘿,在這里居住著我的兩條小藍鯊。
一開始,小藍鯊一動不動,好像在觀察著這奇怪而小的世界:是誰把我關在這么小的地方?我的一望無際的大海呢?它一邊游來游去,一邊打量著這個小小的奇怪的世界。
過了幾分鐘,小魚慢慢地適應了這里的環境,我給它們喂食,他們擺著尾巴游來游去。身體亮晶晶的,好看得很。
第二天,兩條小藍鯊靜靜地坐在石子上,我一擺瓶子,它們就逃。水都悄悄地飛到我的身上,等到它們累了,才停下來。一動不動,好像生病了一樣。
第三天,我的小魚躺著一動不動,我一個勁地搖它,只有一條小魚晃悠悠地起來了,另一條還是一動都不動。我很驚慌,心里想了無數個小魚死掉的原因:也許是吃太飽了,也許是水太臟了,也許是魚缸太小,他們不習慣在這么小的地方生活。
我雖然舍不得,但是還是決定把它們放回到河里,希望重新給他們自由。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九篇
這幾星期馬老師因為教學內容而讓我們分組做生態瓶,當然我也做了.生態瓶里有美麗動人的小金魚,有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有顯得笨笨的小甲魚,最后還有一些水草,。當然,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金魚美麗極了。鼓鼓的眼睛,圓圓的嘴兒,胖胖的身子,長長的尾巴。金魚尾巴像船舵,胸鰭像船槳,背鰭像船帆,它們自由自在地在清水里游蕩。小金魚穿著各色鮮艷的衣裳,有紅的,有白的,有黑的,還有花的。輕飄飄的,像披著鮮艷的尼龍衫。有時它們還換衣裳呢!我就看見過一只由黑變花,又從花邊紅。
瞧!它們還玩起了捉迷藏。那銀晃晃的金魚尾巴擺來擺去,一忽兒掉頭向東,一忽兒掉頭向西,嘴兒一張一合的,使水面上起了許多小泡泡。
清晨,一縷陽光從窗口射進來,照在金魚缸上,兩條追趕著的魚兒,在秋陽的照映下,通身閃著亮光,看上去五彩繽紛,像團小彩球在水中游蕩著。
哦!可別忘了還有活潑可愛的小蝌蚪和小甲魚。啪啪!原來是小甲魚想奮力地爬上來,可一不小心又掉進了水中。小蝌蚪游得可快了,你怎么也抓不住它。
把這幾個小動物結合,組成了多么美麗的畫面啊!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十篇
自打那一次科學課以來,我們家就多了一道景觀——生態瓶。對我而言,生態瓶不僅僅是一份特殊的作業,還是一個小小的伙伴。
這個小伙伴豐富了我的課余生活。只要我有空,便會忍不住地去看它,而它也總是不會讓我失望,每一次都會讓我大吃一驚。
破了這樁案子,我這個小菜鳥終于晉級了。可接下來的一天新的案件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小蝦們的“外套”不見了!這又會是誰作的案?我這個晉級了的小探員立刻思索了起來,首先我排除了小魚這一“嫌疑人”的身份,因為若是小魚做的案,當時就不可能留下“外套”,因為那不是小魚的“菜”。那又會是誰呢?我的目光投向了小蝦,但這個念頭很快被我打消了。因為小蝦不可能吃同類的尸體殘渣……這時,我的目光轉向了安靜地躺在瓶底的田螺姑娘了。鎖定了“嫌疑人”,我便開始了不懈地追蹤。最終我目睹了田螺姑娘“清掃”的過程,她移動時碰到漂來漂去的“外套”,便順理成章地將它當做臟東西一起清理了。
通過對生態瓶的觀察,我更加了解了這個小小的生態系統:水生植物為小魚小蝦們提供充足的氧氣,小蝦和浮游生物是小魚美味的食物,而田螺則負責清理水中的垃圾。這個小小的生態瓶里包含著多少的知識呀!我以后還要繼續觀察。我想長期觀察一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十一篇
上課音止住了,許老師走進教室,同學們收起懶散樣,精神抖擻迎接老師。今天的課對于我們太具吸引力了!因為今天老師要對我們做的生態瓶做評價。
同學們做的生態瓶各不一樣。沈濤很貼心,在生態瓶的兩邊做了根拎的繩子。里面的魚很大,但老師說他的水草太少了,魚會因為缺氧而死亡。陳如卉做得不賴。她的生態瓶是個塑料魚缸,水草也不多。陳如卉竟然荒唐的把塑料水草放在里面。老師說過塑料在水里會污染水域。
最受好評的是范偉浩做的生態瓶。他的瓶中水草正合適,生物種類也多,又泥鰍、小魚、螺螄……他還很用心的把沙子洗凈后裝進瓶里,怪不得小家伙們游得那么開心呢!
老師一邊講課,一邊讓我們觀察生態瓶。真神奇啊,瓶中的小家伙眨著眼睛好像也在聽老師講課哩!
不一會兒,下課音樂響起,同學們還意猶未盡:“這節課怎么過得這么快啊!”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十二篇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諸葛亮是心胸寬廣、足智多謀;曹操雄才大略、殘xxx詐;劉備重性重義、仁民愛民;孫權為人謙和、少年得志。書中的各個英雄好漢都讓我欽佩不已,最令我折服的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
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雖然是一代奇才,但也是有失誤的時候,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成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兵敗,自我也被降職。大軍師也不是沒有失誤,因此我們要想盡辦法去彌補自己的失誤,堵住自己的漏洞,讓自己變得更棒。
記得五年級上學期的時候,科學老師讓我們做一個生態瓶的實驗,并記錄一星期內瓶內的變化,我什么資料也沒看就匆匆忙忙的做起來。可是,沒過幾天瓶內的小魚漸漸都死了,所有的植物也都死了,我后悔自己的大意,沒有了解情況,就草率了事。于是我以查看小魚的生活習性,了解水中植物的生長方法,按照正確的方法,一步步仔細去做,并加上自己的想法,又向老師請教,再根據老師的建議進行修改,真的!我的小魚活得很好,在生態瓶里面游來游去的,植物也長得很好,生機勃勃,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做什么事,失敗了,沒有關系,只要能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思路,仍然會成功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生態瓶實驗作文 第十三篇
瞧,我們家又多了一道風景線。
前些天,老師說要完成一個生態瓶,這不,我已經完成了。
生態瓶里有四條小魚、四只蝦和五、六只螺絲。水草仿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穿著深綠色的上衣,表情嚴肅地站在沙子上。這幾條小魚的眼睛晶瑩剔透,身上好像穿了一條灰色的長裙,它們仿佛一個個天真浪漫的小姑娘,一會兒追逐打鬧,一會圍著水草爺爺撒嬌。精神飽滿的它們,圍著瓶子不停地游,有一只甚至跳出了水面,落下來濺起了朵朵晶瑩剔透的水花。
第二天,我再去觀察的時候,只見小魚不是那么生龍活虎了,它們一邊悠閑地吐著泡泡,好像在飯后散步似的,一邊不緊不慢地游著,四處尋找著食物。水草愛憐地看著小魚從它的身旁游過。我用手輕輕地敲了一下瓶子,小魚和小蝦像是收到了警報,反射性地圍著瓶子快速地游了二、三圈,等警報解除了,它們又慢了下來。
第三天,我放了幾塊石頭下去,起先,小魚都不敢接近,好像石頭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漸漸地,小魚們游了上來,圍著石頭不停地轉著圈,緊張地盯著石頭,投以好奇的目光。時間久了,小魚們發現這塊石頭威脅性不大,于是嘗試著用尾巴拍了拍石頭。一秒、二秒,石頭沒作任何反應,小魚們便也不再怕它了。它們又和以前一樣,什么煩惱都拋在腦后,毫無顧忌地玩了起來。
在我眼里,生態瓶不是生態瓶,而是一個縮小版的海底世界,也是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