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9篇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一篇
窗上又沾上一滴雨水,一切都朦朧在濕潤的水汽中。
屋子里,窗邊,奶奶正倚著凳子,一同沉浸在嘀嗒的雨聲中,又擺弄著她的老物件。
奶奶彎下腰,夠到老花眼鏡,戴到皺紋勾勒出的耳上?!皝怼N規湍阊a上褲子的洞?!比岷图毮伒脑拸哪棠痰目谥辛鞒觥N倚τ貙㈩^托在手中,蹲下注視著奶奶手中的針線。
她從窗臺拿下一卷針線。那的確是個老物件!,中間是一個圓柱形的硬紙筒,里面是樹皮似,邊上有一撮撮絨毛似的碎兒。棉線交叉地繞著,繞成忽明忽暗的黑色;棉線一圈圈地繞著,繞成柔軟厚實的黑色;棉線在褲子上繞著,繞成奶奶瞳孔中的黑色,一下子迸發出光來了,這老物件看來確實有魔力。
“以前啊,哪有這么好的針線筒,”奶奶望著頂端已經向內凹,外面的白色已剝落的紙筒說著,不時搖著頭,“以前啊,一根針,一條線,綁好了直接就叉蚊帳上嘍。”
怪不得這老物件是奶奶的寶,大概是為了不時感慨變遷的時代,又或是為了慰藉過去苦過的心靈,還可能是為了留個對以前的念想。
她咂了咂分岔的棉線,慢慢地,將線頭穿過泛著銀光的針上的孔,截出合適的長度,打個結,再將另一頭剪一剪,使它脫離那一卷的線。“我們以前的時候,要是補衣服,都自己來,沒有這些機器咧。連你爸呀,小時候都自己補衣服!你也該學學呢?!?/p>
聽起來頗為輕快的話語飄入我的耳中,卻一下增添了分量。是啊,我確實該學,不只是縫衣服的能力,勤勞的品質何嘗不是我該學習的課程呢?
老物件確實老得有味道,老得厚重,老得鏗鏘!不僅是歲月,不僅是時代,而且是傳承。勤勞的家風不動聲色地蘊藏在這老物件中,它只是慢慢沉淀,沉淀到足夠厚重,才讓我將它發現。
老,萬物之終亦是萬物之始。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二篇
潔白的墻壁上,一把老蒲扇靜靜地倚著,那是奶奶用了很久的老物件。
老蒲扇的蒲葉上落滿了灰塵,布滿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圓洞,陽光可以透過它們,灑落在地,這一束束陽光像一位舞者,跳著優美的拉丁舞。蒲葉周圍的一圈布也已脫落了許多次,老蒲扇的手柄,原本表面有些凹凸,可現在,光滑堅硬,仿佛被撫摸了無數次,在陽光的照射下,隱隱發亮。
雖然老蒲扇很舊了,但奶奶只是修補,從未想過扔掉。對此我也有些奇怪。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大黃狗躲在樹蔭下,“呼哧呼哧”地吐著舌頭。窗外的大樹上,知了在唱著夏天,窗內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床前,那就是我的奶奶。她手持蒲扇,手臂輕柔的一上一下,揮舞著,那時我還小,便在這徐徐清風中熟睡了……
這時奶奶突然發現,蒲葉邊縫的一圈布松動了,便輕輕地嘆:“你也老了,我也老了,孫子都長這么大了。”話音剛落,便一手拿針,一手捏線,為老蒲扇做起縫補,可奶奶的老花眼度數很高,穿一次落一次,奶奶扶了扶眼鏡,沒有放棄,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將線穿入那細細的針眼中,她一手緊緊捏著針,一手輕輕扶著蒲扇,好像呵護著自己的小寶寶,上一針,下一針,后面跟著的線上下翻飛,如同一條能騰云駕霧的長龍,在蒲葉間飛舞著,這時,幼小的我醒來了,見奶奶在縫蒲扇,便問奶奶:“這蒲扇都這么舊了,為什么不扔掉呢?”奶奶笑瞇瞇地搖搖頭:“乖孫子,這把蒲扇比你爸爸還大好幾歲呢,他身上有許多許多的故事啊……”我靜靜地聆聽著,頓時整個房間安靜了下來,聽不到蟬鳴,也聽不到狗叫,仿佛時間也靜止了,聽著聽著我眼前又朦朧起來……
寫到這里,我向窗外望去,風景與那日是一樣的,烈日炎炎,蟬聲陣陣,我不禁寫下,朋友啊,呵護那些老物件,帶上那些綻放的舊時光,就算變了樣,也要好好珍藏!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三篇
“當,當,當……”
那一口老鐘,又頑強地用它那已上年紀的搖擺,整點報時。
這口老鐘,可謂是家里的老成員了,年齡估計和我爸年齡差不多。
細細觀察,紅棕色的外殼,一根細細的金屬絲吊住搖擺,太陽光照在上方的銀白色,發出耀眼的光圈,彩虹般炫麗。鐘的上方,還頂著一個黃色的塑料片,形狀是奔騰的馬兒向著前方邁進。搖擺下有一部分的小空間,記得以前奶奶常將買東西的收據、孩子的學費收據什么的放在那里,在奶奶心中那仿佛是一個小寶箱。
擺放老鐘的屋子里,還有幾件簡單的舊式家具,老式電視機,它們是老鐘的好伙伴,一直安靜地聽老鐘低語。老鐘的主人,我的爺爺奶奶也和屋子一起老了。他們拒絕更換屋子里的這些老伙伴,他們在這些老物件中,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和那座老鐘一樣安靜。上午在門口曬曬太陽,中午有一句沒一句的拉家常,晚上再打開電視機看看。余下的,只有時間推動分針,一次又一次地聆聽時間來過的聲音。
“當,當,當……”
人老了,關節不靈便;鐘老了,零件也時時失靈。有的時候,時光真的推不動表盤上的指針,奶奶這個時候便會幫忙來給它上弦,咯吱咯吱的,讓人擔心這根弦馬上就會繃斷。奶奶上得很小心,讓它挺住,陪著自己走完余下的時光。奶奶給鐘上完弦,就又走到陽光里,好好地曬太陽,好好地保重自己。她小心的做所有的活,小心地繃緊自己的弦,不讓遠方的孩子擔心。時不時,奶奶便把目光盯著那搖動的鐘擺,思緒就會飄遠。人老了,就靠回憶過日子了。
“當,當,當……”
每次孩子們要回家了,奶奶耐心地等在門口的那棵老梨木下,一動不動地就像一根老樹樁。鐘聲也會響起,迎接孩子們;在家里,一家人圍下來吃飯時,鐘聲便在熱鬧中沉默;等到離別時,鐘聲又何嘗不曾敲擊在孩子們的心頭,仿佛在向孩子們離別,又好像在對孩子們宣諾會好好陪伴奶奶,但又似乎在抱怨孩子們走的太急。
于是,鐘聲仿佛又在空蕩蕩的房子里響起,時光也在悠悠地回應它……
時光在默默地陪伴老人,但又無聲無息中帶走他們身上的一切,壓彎他們的身軀,堅強的身軀還能跟隨他們幾年?
如果時光能幫我做一件事,我不要求它能走慢點,也不要求時光能停下來,我只想要求它能回到十年前,讓我能再多十年陪伴他們。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四篇
媽媽是一位節儉的人,在擔任西安好利來總經理時,買的最貴的衣服就屬那件綠色的老風衣了。
那件風衣,邊緣是灰色的,里外共五個兜,還配了頂帽子。媽媽雖說身體素質好,但也耐不住西安的冬天。正是這件風衣,讓她不畏風雪,克服從小一直阻礙她的心理障礙,當上了總經理。
八歲那年夏天,我想看雪,媽媽把我小時候在西安玩雪的照片拿給我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一張張照片,突然,我拿出一張照片,跑到衣柜前,翻出了媽媽的老風衣。
我問道:“媽媽,你當時就是穿著這件衣服照的,對不對?”
媽媽笑了笑:“是??!這衣服比你還大呢,都十多歲了!”
當時我驚訝極了,總覺得我應該比它大,但原因卻說不上來。
又過了兩年,我兩年前的衣服都已繃得緊緊的,受我嫌棄,但媽媽的風衣卻依舊合身。
一次,我上完課正準備往回走。突然狂風暴起,雷雨驟至。我試圖跑回家,又被雨逼了回來。我只好躲在屋檐下倚墻慢行。
突然,聽見有人叫道:“大寶,別走啦!”
我朝聲音的方向一望,見媽媽騎著自行車,穿著風衣冒雨而來。她一臉焦急,不停地揮手。到我身邊后,她迅速地交給我一把傘,我立即上車。她等我坐好后,立刻騎走。媽媽不讓我給她打傘,以免擋她視線。
在途中,我沒淋到幾滴雨。當我們到家了,媽媽一回頭,我發現她滿眼鏡的雨滴,我眼睛一紅,幸好光線極暗,媽媽沒有發現。
今年,風衣和我都長了兩歲,媽媽卻老了兩歲。每次,我在雨中打傘回家,都希望能再看見接我的綠色風衣。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五篇
似水年華匆匆流逝,曾經的那些舊物件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在某一個時刻,重溫那一段舊時光,拾起那封塵已久的老物件,一段溫暖的回憶徐徐鋪開……
寒假里,我來到了外婆家。在和表妹躲貓貓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個老物品。它靜靜地躺在柜子里,仿佛沉睡了好多年。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件東西,卻奇怪外婆把它珍藏得這么好。這么暗淡無光的東西,不扔掉還留著干什么?這東西實在不好看,甚至有點兒丑。它有點像一個日本南瓜,也有點像一個茶壺,只是沒有壺嘴。直徑大約30厘米,有一個拎環,看不出是哪種金屬做的。于是我拎著它去問外婆。
外婆看著這個東西,回憶了一會,對我說:“這個是你太婆婆留下的。在我出嫁的時候她把這個給我,做了嫁妝。這個叫做銅手爐,它全身是用銅打造而成的。以前天冷時,沒有任何取暖設備,更別說空調了,那會只有它。我們把煤炭引著火放入其中,蓋上蓋子就可以用來取暖了。這個樸素的東西竟然可以是外婆年輕時冬天唯一可以取暖的物件!我有點小瞧它了。
我又仔細觀察了手爐一番。它的身上已經布滿了灰塵,于是我拿來毛巾,細細擦拭手爐,再次細看。我發現手爐打造得很精致,顏色看上去像金色一樣,拎環也是金色的。手爐的外形雖然簡單,但它身上的花紋很別致,像云朵,又像水流。手爐光滑的大肚腩上布滿了坑坑洼洼的好多條劃痕,有些地方凹凸不平了。在它的手柄兩端,各雕刻著兩朵小櫻花圖案,在蓋子的頂端有一個個排列整齊的洞洞,中間是有一個個小洞拼成的“雙喜”字圖案。甚是漂亮精致。雖然它很古老了,但看上去還是那么的結實。
為什么過了那么久這個小手爐還能被外婆保留了下來呢?我好奇地問?!鞍ァ保⊥馄艊@了口氣說:“當時家里窮,我要出嫁,家里沒什么值錢的東西,你的太婆婆就把自己種的菜,挑到別的村子里去賣,賣上好幾天才換回這個銅手爐。所以呀這個手爐現在雖然我們用不上了,但也得好好地把它收藏起來?!闭f到這里,外婆的眼睛好像有點紅了,是想起了以前那些心酸的日子了吧!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科技的不斷創新,小手爐已經被人們淡忘了,它完成了它的使命,靜靜的躺在柜子里。但它的歷史,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六篇
在奶奶的柜子里,有一個用來取暖的老物件叫湯婆子。奶奶說也叫湯捂子,捂子有早生貴子的寓意。
它長得圓圓的,扁扁的,直徑大約15厘米,高約10厘米,是銅做的,拎起來很有份量。顏色有些暗,失去了原先銅明亮的光澤。仔細看,有些地方還凹進去了,就像一個胖胖的'老士兵在曬太陽
奶奶說,這是當年她生完我爸爸坐月子的時候,太公送給她的。那時正是嚴冬,外面飄著鵝毛大雪,屋檐下掛著1米多長的冰棱。那個年代又沒有空調,沒有電熱毯,就算有棉被,大人小孩都冷得直打哆嗦。這年秋天的時候,太公就讓鄉下人給奶奶打了,剛打完,聽到奶奶生了,就馬上把這個湯婆子送來了。在那么一個大冷天,這個湯婆子對于奶奶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后來,每到冬天,奶奶總會把這個湯婆子塞到爸爸的被窩里
我的媽媽也是個很怕冷的人,于是奶奶就把這個湯婆子送給了媽媽。媽媽很喜歡,雖然現在超市里有很多熱水袋可以買,但是媽媽最喜歡的還是它。因為超市買的不夠保溫,到后半夜就冷掉了,而這個湯婆子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還是很暖和的。
爸爸有幾歲,這個湯婆子也就有幾歲。我算了一下,快四十年了?,F在,它的橡膠蓋子老化了,外面的保溫套子也破舊了,表面上的銅漆也零零散散地剝落了。我說:扔了吧!奶奶很舍不得。奶奶去外面找了五金修理工,把表面的銅漆重新涂了一層。很會針線活的奶奶,翻找出一塊保暖性很好的布料,給湯婆子做了一件很合適的保溫套,換上新裝的湯婆子像新的一樣。可是已經老化的橡膠蓋是修不好了,奶奶在外面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找到剛好合適的橡膠蓋子,因為這可是幾十年前的物品了。
去年冬天,我和爸爸去河坊街游玩,在一家叫張小泉的店里,我發現有賣湯婆子。于是我趕緊建議爸爸買一個送給媽媽,并且在店里我們還找到了跟家里的湯婆子完全配套的橡膠蓋子,我們把它帶回了家。
奶奶很高興,給湯婆子裝上了新的塞子,我發現她的眼睛里閃爍著像孩子一樣的光芒。那個煥然一新的湯婆子呢,又安靜地躺在了那個柜子里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七篇
精致的書房里,到處洋溢著寧靜的氣息。
那張老舊的木桌上,一副陳舊的算盤布滿了塵埃。
我不喜歡那張算盤,它有些臟,有點潔癖的我,受不了。
也許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它的木框上,算珠縫隙里,到處都是灰塵??墒悄棠毯芟矚g張算盤,她說,那張算盤陪了她很久,從兒時青絲到老時華發,終歸舍不那段歲月,自然放不下它。在她小時候,奶奶是家中姊妹最大的一個,算賬的活計自然落到了她頭上;長大了,找的工作也是學校的會計;結了婚,作了妻子,作了母親,自然是要管好家的,所以,這一生那張算盤都是離不得手的。書房里,傳來了木珠碰撞的聲音,清脆而動聽。奶奶說,算盤意味著招財進寶,有了它就可以在亂成一團的生活里精打細算,認真地過活,只是想不到,指尖一拔一打,這人啊,就老了。我聽得出來,她有些無奈,也有些驚慌失措。是啊,一生都圍著這算盤,兜兜轉轉,怎么一下子就老了。書房外,一切都很喧鬧,可是書房里算珠拔打的聲音,卻奇妙地安撫了人躁動的心。搬了新家,奶奶多少有些不習慣,其中一個很大問題是,她什么都不需要做。每次拿起算盤后,愣一陣子,發現不知道要什么,那個時候她眼睛里的茫然,像一個被遺落的孩子,我很心疼。在她不熟悉的生活里,不斷地摸索。自爺爺走后,她就更孤寂了。上天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它告訴我們,一旦離了書房,就再聽不到算珠聲了。
她開始教我用算盤,這是她生活里唯一的樂趣,她布滿皺紋的手覆在我的手上,輕輕撥打,我的手是冰冷的,她的手是暖的,當我的手被溫暖包圍時,我萌生了一個念頭,我要守護著讓她過得快樂,我要讓她以前一樣,精打細算的過著,一塵不染的笑著。將手放在圓潤的木珠上,用指尖輕輕拔,算出屬干自己的生活。在我的勸說下,她搬回了原來的老房子。其實我知道,她很早就想搬回去,只是想子孫陪伴的愿望更強烈而己。不過,她現在的日子過得更舒心,閑的時候,來這邊逛逛,吃個飯。每次看見她,臉上洋溢的都是幸福而一坐不染的笑容。在懂得很多事情后,我開始喜歡上了那張算盤,所以想藏起來,好好守護。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那張算盤仍舊在書房里,也仍舊布滿塵埃,只是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八篇
“古董”自行車
張凱瑞
在我外婆家的一個擋雨臺下,有我珍藏已久的自行車,它被藏在最角落的地方。
這輛“古董”全身藍色,好像披上了藍色的戰甲,有兩個輪胎——這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兩個黑色的輔助輪。偷偷告訴你,這可是我四歲時,外婆送我的生日禮物。它已經有六年的歷史了,每次騎它的時候,我就像一個戰士騎著寶馬在向前沖呢!
那么這個自行車身上有什么故事呢?當然有故事了!記得那一次,我正騎著“古董”出去溜達,原本風平浪靜的天突然變得狂風大作,我不小心撞到了一塊體型稍微大點的石頭,連人帶車都摔倒了。那時,車壓在我身上,因為磕到了地,所以我頭破血流。外婆連忙把我抱起來,送到醫院就醫,送到時,外婆滿頭大汗,而我立馬被醫生送到了病房縫針——這些我都是后來才知道的。醒來時,我一直在想:要不是外婆及時,我就涼涼了!
后來,我發現自行車被撞毀了,于是我和外公、外婆沒日沒夜地修理它,我感到很自責。終于有一天,自行車再度被送到了我的手里,它就像被換成了新的一樣,像月亮一般明亮。
這輛自行車承載著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作文家中的老物件 第九篇
現在的什么東西都先進了,什么彩電啊,變頻空調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啊,微波爐電磁爐啊,一個比一個先進。如果再用那些老物件的話,就跟不上潮流了,所以我家也就沒什么老物件了。但是,奶奶家基本上都是老物件:褪色的紅色木柜、黑白電視、縫紉機……都是奶奶的寶貝。但令我最難忘的卻是那不起眼的老藤椅。
每次我到奶奶家,都會一進門就找藤椅,然后舒舒服服的躺在上面小睡。當然,我還會不時問奶奶:“奶奶,這個藤椅太老了,難道就不能買一個新的嗎?”而奶奶總是同一個回答:“現在市場上的藤椅太貴了,家里有為什么要買呢?”我也無話可說,因為我知道奶奶很“摳”
經過我反反復復的問,奶奶終于不耐煩了,把這個藤椅的故事講給我聽:在奶奶和爺爺結婚的時候,奶奶的一個好朋友送給他們的禮物,就是這個藤椅,接著的幾天,送他們藤椅的人好像得什么病去世了,所以奶奶一直把這個藤椅留著,每當看到這張藤椅,就等于看到了奶奶的那個朋友。
原來如此啊,奶奶為了懷念那個朋友,一直留著這個“最后的禮物”。
上次搬家時,爸爸好不容易把奶奶從鄉下接到了我家,并決定就住在我家了。當爸爸回鄉下那東西時,奶奶一再叮囑爸爸:“把藤椅帶過來,別弄壞了!”爸爸也“哦”了一聲又一聲。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爸爸一不小心把藤椅的一角給弄壞了,爸爸心急如焚,不知怎么辦是好。沒辦法了,只好藏起來了。爸爸回到家,奶奶第一件事就是“找爸爸”,爸爸硬著臉皮,說:“媽,我,我回到家根本沒什么藤椅,會不會是爸收起來了?”奶奶哪兒相信:“這,這么說,你沒把藤椅帶過來?”爸爸點了點頭?!澳銈€……哎!”奶奶傷心極了:“你知道這個藤椅的故事嗎?”說著把給我講的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奶奶?!鞍ミ稀!蹦棠桃幌伦兊糜袣鉄o力,從“晴天”轉為了“陰天”,開始對爸爸開火。爸爸躲不過奶奶的“子彈”,只好投降,把奶奶的藤椅重新拿了回來,這下奶奶才放心了。
這就是奶奶家的老物件之一,還有很多很多的老物件,有空到我家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