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計劃范文工作總結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報范文工作報告范文年終總結范文申請書范文通知書范文請假單范文活動策劃范文活動報道范文簡歷范文委托書范文授權書范文論文范文簡報范文志愿書
子貢人物事跡小傳范文(精選6篇)
子貢人物事跡小傳范文 第一篇
子貢比孔子小了三十一歲,是孔子中年階段所收的弟子。子貢由于經商致富,成為孔門弟子中的首富,便承擔起侍奉老師的責任。子貢對此可謂盡心盡力,有一系列壯舉,當中有一件甚至改寫了歷史。那就是太史公司馬遷所說的:“子貢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p>
具體情況大致如下:齊國要攻打孔子的祖國魯國。祖國有難,孔子很著急,特意派子貢去解決這件事情。子貢到了齊國,說動齊xxx臣田常攻打吳國,又說服吳王夫差聯合越國救魯國,再說服越王勾踐趁夫差出兵的時候偷襲吳國。這還不算,回程路上,子貢順道找了晉國國君,讓他做好迎戰吳國的準備。理由是如果吳國打贏了齊國,會來找晉國的麻煩;如果吳國打敗了,越國肯定趁機作亂。當時吳晉兩國都視對方為強敵,兩國各有君主問鼎過春秋霸主的寶座。夫差爭霸中原,就是為了恢復昔日吳國的榮光。
子貢真可謂是七竅玲瓏心,他算準了各國、各方勢力的利益和心思,然后蝴蝶效應真的像他所謀劃的那樣發生了。
吳國大敗齊國,田常趁齊國大亂控制了齊國。吳國乘勝伐晉妄圖謀奪春秋霸主的地位,但是大敗而歸。晉國打了勝仗,實力更加強大。而越王勾踐趁機偷襲了吳國,吳國滅亡,越國成為一霸。
這當中還有個小插曲。由于吳越之爭,外交家兼富商子貢有機會跟這幾國的國君大臣來往。
吳國的大宰向子貢詢問:“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為何有這么多才干呢?”這句話說明當時已經有很多人認為孔子是圣人了。子貢怎么回答呢?他毫不客氣:“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保ā墩撜Z·子罕》)也就是說,這是天要讓我們老師成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干。
真的是大節和小處方方面面都毫不含糊了。
不夸張地說,因為老師而拯救了一個國家并且間接導致一個國家的毀滅,這份情誼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不說危難關頭,平日里子貢也很懂得體察老師的心意。
孔子周游列國到了衛國,當時衛國發生內亂,蒯聵父子忙著爭奪王位。冉有想知道老師愿不愿意在衛國做官,但他不敢問,怕孔子不高興,于是就去問子貢。他問子貢:“老師會不會在衛國做官呢?”子貢說:“我來請教老師?!?/p>
要是我們,大概會直接問:“老師,您想不想在衛國做官呢?”而子貢是這樣問的:“老師,伯夷、叔齊,是怎么樣的人?”乍聽之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弊迂曉賳枺骸八麄儍蓚€會不會抱怨呢?”孔子說:“他們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結果,還抱怨什么呢?”
答案出來了??鬃蛹热蛔鸪缌x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的伯夷、叔齊,自然就不會認同父子相殘、爭奪王位的蒯聵父子了,也就不可能去衛國做官了。
仔細想想,子貢太厲害了,他進去完全沒提在不在衛國做官,只是看似不經意地提起一個周朝典故,然后看孔子的評價??鬃釉u價完了,他就明白了,老師不會做官。可見子貢心思的通達靈透,他能領會孔子的心意。
孔子過世之后,弟子們都很傷心,把孔子當成父親,為他守孝三年。三年到了之后,大家抱頭痛哭一場,各自回家,子貢沒有回家,繼續守喪三年,通達如子貢,卻是個重情之人。
還有一個很動人的小故事。據傳子貢探望孔子,孔子生病了,正拄著拐杖在家門口散步,看到子貢說:“賜,你怎么來得這么晚呀?”表面是嗔怪子貢來得晚,實際上表明了自己對學生的依賴??鬃拥耐砟晔止陋?,他的兒子孔鯉、他最喜歡的兩個弟子顏淵和子路都過世了。比他早去世的還有冉伯牛和讓他頭痛的宰我。幸好還有子貢陪伴他走完生命旅程。
司馬遷對子貢的評價很高,他在《史記》中寫道:“夫使孔子名布揚天下者,子貢先后之也?!币馑际牵鬃舆^世以后,他的名聲可以傳揚于天下, 主要是子貢的功勞。子貢周游列國,一手搞外交,一手做生意,但無論到了哪里,都不忘宣傳恩師的才德,孔子身后名聲愈發高熾,子貢實在功不可沒。
子貢自己評價老師: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意思就是從有人類以來,沒有超過孔子的。可見子貢對老師的真心崇拜和深刻懷念,他也的的確確認識到了老師為人處世和學術思想的重大價值。在師生關系容易緊張的今天,孔子師徒的感情之純之誠之綿長,令人感動,更令人驚嘆,仿若來自遠古的神話傳說了。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组T弟子性格各異,資質各異,仿若鉆石不同的切割面,都放射出璀璨的光華,而子貢格外耀眼,作為“瑚璉之器”,他有諸多卓越的事功,為后世所矚目,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子貢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這個“子”,就和孔子的“子”地位一樣了。
縱觀古今中外,子貢是不是很有個性很罕見的學生呢?讀完《孔門十弟子》,子貢的形象躍然紙上,仿佛看見他笑容可掬地穿過時空隧道,向我們走來,滔滔不絕地說起他的生意經,他的外交謀略,老師的學問以及孔門的師生情。
言盡于此,深感孔子、子貢,還有司馬遷這種人的存在就是榜樣,他們真心關心人類的哀樂和福祉,讓我們知道人可以活出什么樣子,繼而可以窺見他們對世界對人類絢美的大愛。
子貢人物事跡小傳范文 第二篇
1、吾日三省吾身。
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7、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9、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10、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2、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1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4、舉直錯諸枉,xxx服;舉枉錯諸直,xxx不服。
15、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16、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1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貢人物事跡小傳范文 第三篇
春秋末期,天下開始亂了。本來做生意需要得到官府的特許狀,但由于天下大亂,很多規矩都沒有人管了,子貢出身商人世家,一看有機會,反正很多人都沒有特許狀, 就去做生意了。
子貢性格外向,口才超群,交游廣闊,對經商有先天優勢,跟孔子周游列國時,很注意了解各國貨物的市場行情。他嗅覺靈敏,擅長預測市場行情,善于掌握各國市場差價,跟隨市場供求實況及時買進賣出,賺得盆滿缽滿。按照現代人的眼光看,子貢是個不可多得的國際進出口貿易人才。
孔子對經商有自己的看法,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義以求利”。在孔子門下受教,子貢吸收到了這種精髓思想,遵循老師的教導,在儒生的明“義”和商人的求“利”這兩種似乎對立的價值觀之間打開了溝通渠道。落實到做生意中,就是講究誠信,重視信譽。這當中身為孔子得意弟子的軟實力和無形資產,也是他做生意的加分項,有文化有內涵有視野有格局的商人,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代,都是鳳毛麟角。
后世有人將子貢視作商業鼻祖,認為他是中華儒商第一人。以子貢當時的財富和聲名,他完全當得起。想必子貢把生意經寫成書,即使流傳到現代,也是很搶手的。
子貢人物事跡小傳范文 第四篇
子貢贖人 春秋時期,魯國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看見同胞被賣為奴婢,只要他們肯出錢把人贖回來,那么回到魯國后,國家就會給他們以賠償和獎勵。
一次,子貢外出經商,途中以得金贖回一位淪為外國奴隸的魯國人,按照規定,他可以獲得國庫的一筆獎金。
但考慮到時國家貧弱,他沒有領取獎金。
子貢的行為不但沒有使他蒙受經濟損失,反而因此而廣受世人稱譽而給他帶來了更多商機。
孔子后來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對子貢說:子貢你為什么不去領取這筆獎金呢?子貢說:我不缺那幾個錢,且國家不富裕,所以我成人之美。
孔子搖著頭說:在大家看來你是做對了,但是卻因為你這樣做了,以后再有魯國的人被淪為奴隸就會越來越少人去救了。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你的榜樣,后來的人就算救了也不敢去領獎金了,久而久之這倒反成了一件壞事情。
子貢人物事跡小傳范文 第五篇
子貢是《論語》中出鏡率最高的學生之一?!墩撜Z》中記載子貢問學于孔子多達24處,從修身、為政、處世、交友、論人到征詢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不一而足,堪稱高質量提問者。子貢是通達靈透之人,而孔子這樣富有才德的老師可以配合他,師生之間的交流經常迸發著智慧的靈澈光芒。子貢的口才、思想也讓孔子愿意跟他講很多重要的觀念,這讓他更加了解孔子的學說。子貢后來可以從政,就因為他通達,所以對許多事情能夠明白,知道許多人情世故,知道任何事情該如何發展進行。
子貢做生意發財之后,可能是意識到了金錢帶給人的生活和心態的影響,請教孔子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個人貧窮而不諂媚,富有而不驕傲,這樣怎么樣?其實這是很難做到的,人窮志短,難免羨慕有錢人,也希望能從有錢人那里得到好處。而人一旦有了錢,往往變得驕傲,喜歡顯擺自己多有錢。日常生活和新聞綜藝中炫富的有錢男女多了去了,而像郭晶晶霍啟剛夫婦那樣低調樸素的有錢人卻不太常見。當然很可能是我過于孤陋寡聞了。
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說:“還可以。但是比不上貧窮而樂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禮儀的人?!笨鬃拥幕卮鸷芫?,變消極為積極,由窮而不諂媚升華到以道為樂,再由富而不驕縱上升到富而守禮,更有積極意義了。
老師回答完,本來對話就可以結束了。但是子貢繼續問:“《詩經》里說:修整骨角與玉石,要不斷切磋琢磨,精益求精,這就是您所說的意思吧?”
子貢的引用與孔子的教導剛好配合——精益求精?!柏毝鵁o諂”已經難得了,更難得的是貧窮還能夠以道為樂,讓自己的境界不斷提升??鬃勇犃朔浅8吲d,他就說:“子貢啊,現在可以與你討論《詩經》了!”《詩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很崇高,他認為《詩經》可以興觀群怨,可以幫助一個人立身處世,還可以教化老百姓。
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游在武城當縣長時,教老百姓唱《詩經》,孔子路過武城,聽到歌聲之后莞爾而笑,他教導過子游,《詩經》是可以用來治國的。整部《詩經》之中,孔子只有這一次是“莞爾而笑”,那是罕見的相當開心了。
孔子說現在可以和子貢討論《詩經》了,那是極高的贊譽了。對于子貢這樣一點就通、能夠舉一反三的學生,孔子相當喜愛了。師生之間可以一起討論問題,切磋問題,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亦師亦友”了。
子貢很聰明,口才很好,但有個聰明人常有的毛病,就是喜歡批評別人??鬃由钪獙W生的秉性,時不時敲打他一番。
孔子的意思是,古人不輕易開口,因為他們以來不及實踐為恥??鬃泳褪窍M迂曄茸龅饺缓笤匍_口。玉不琢,不成器。子貢縱使口才再好,也需要孔子的教誨,只有經過不斷的磨煉,才會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如何說才是對的。
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正由于子貢樂于提問、善于提問,才使今天的我們有機會多角度了解孔子的思想。眾所周知,《論語》是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著述,而孔子和子貢的問答對話算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了。子貢在無意中為同窗,為弟子們,也為后人提供了相當多的寫作素材了。
子貢人物事跡小傳范文 第六篇
子貢,原名端木賜,字子貢,衛國人。他生于公元前520年,卒于公元前456年,享年64周歲。
孔門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子貢是十大弟子之一,以出眾的口才名列言語科。身為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曾被老師稱為“瑚璉之器”。
“瑚璉之器”出自《論語·公冶長》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痹唬骸昂纹饕??”曰:“瑚璉也。”
夏商時代,瑚璉是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皿,夏朝曰“瑚”,商朝曰“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堪大任??鬃右舱f過 “君子不器”,因為器有偏用。瑚璉雖貴而用不周,不用于民,為宗廟豪秀之器。觀子貢一生,確實如孔子所言。他真的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并且實現了“跨界”發展,是成功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商人。
- 上一篇:封閉小區運行方案范文(精選22篇)
- 下一篇:溧水直播觀后感范文(精選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