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ān hǎi jīng
字數:3字詞語
山海經的意思:
書名。作者不詳,可能寫于戰國時期。共十八卷,秦漢時又有增補。書中主要記錄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神話等的研究都有參考價值。著名神話傳說有女媧造人、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晉郭璞作注。較好的本子有清畢沅《山海經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山海經的解釋:
(一)、書名。我國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詳。大約成書于 戰國 時期, 西漢 初又有所增刪。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部族、物產、草木、鳥獸、祭祀、醫巫、風俗等,內容多怪異,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話傳說和史地材料,為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二)、喻指漫無邊際的談說。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夏天, 大保 放暑假回來,不是他們總在一起玩玩笑笑, 荷香 不是頂喜歡 大保 說‘山海經’嗎?”《人民日報》1955.1.12:“在生產時間,別人都聚精會神注意機器,她卻東奔西跑找人談‘山海經’。”
(三)、指利用山、水資源的措施。
《人民日報》1983.9.13:“ 福建 的山和海,潛力大得很。 福建 要翻身,就要念好‘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