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ù qīn
字數:2字詞語
六親的意思:
六種親屬,究竟指哪些親屬說法不一,較早的一種說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親屬:六親不認。六親的解釋:
(一)、歷來說法不一:(1)《老子》:“六親不和有孝慈。” 王弼 注:“六親,父、子、兄、弟、夫、婦。”(2)《管子·牧民》:“上服度,則六親固。” 尹知章 注:“六親,謂父母兄弟妻子。”(3) 漢 賈誼 《新書·六術》篇,以父、昆弟、從父昆弟、從祖昆弟、從曾祖昆弟、族兄弟為“六親”。(4)《史記·管晏列傳》:“上服度則六親固。” 張守節 正義:“六親謂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從母之子五,女子之子六也。”(5)《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 晉 杜預 注:“六親和睦,以事嚴父,若眾星之共辰極也。”即以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為六親。
(二)、指近親。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昔日平居時,晨夕對六親。” 唐 韓愈 《楚國夫人墓志銘》:“皇姑以夫人能盡婦道,稱之六親。” 明 李夢陽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詩:“但道辭家別六親,寧知九死無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