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ì dǔ
字數(shù):2字詞語
逆覩的意思:
亦作“ 逆睹 ”。預知;預見。 三國 蜀 諸葛亮 《后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明 徐渭 《策》:“辟如舟人已逆睹安流之在前,縣水激湍,祗尋丈耳;致死命於尋丈,則坐享其安流,人孰不竭力以為之哉!” 明 王瓊 《雙溪雜記》:“后來之變故無形,非愚臣之所能逆覩。” 吳中弼 《上海罷市救亡史》:“利害得失,尚難逆睹。”逆覩的解釋:
(一)、亦作“ 逆睹 ”。預知;預見。
三國 蜀 諸葛亮 《后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明 徐渭 《策》:“辟如舟人已逆睹安流之在前,縣水激湍,祗尋丈耳;致死命於尋丈,則坐享其安流,人孰不竭力以為之哉!” 明 王瓊 《雙溪雜記》:“后來之變故無形,非愚臣之所能逆覩。” 吳中弼 《上海罷市救亡史》:“利害得失,尚難逆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