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áo táo,tiáo tiáo
字數:2字詞語
條條的意思:
[ tiáo táo ]
(一)、〈量〉每一條。(二)、〈形〉用于“赤條條”。形容身上一絲不掛,毫無遮掩。
[ tiáo tiáo ]
(一)、指條例、條文、規定等。(二)、指縱向的組織系統;縱向的領導關系。
條條的解釋:
(一)、謂有條理、有次序。
《爾雅·釋訓》:“條條秩秩,智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如天之為》:“其在人者,亦宜行而無留,若四時之條條然也。”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獨不見水中之鱗乎?曲港之瀆,其生條條爾。”
(二)、暢達貌。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其基壤之所加,潤澤之所被,條條無疆。”
(三)、猶言每一條。
宋 張先 《蝶戀花》詞:“移得緑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清 陳維崧 《師師令·汴京訪李師師故巷》詞:“含情試問舊倡樓,奈門巷,條條相似。”
(四)、猶蕭蕭。形容風聲。
清 尤侗 《瑤宮花史小傳》:“但見殘釭明滅,紙窗風聲條條,若有彈指而泣者。”
(五)、指各項事業的組織系統。與“塊塊”相對。
毛澤東 《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那個時候,也確是有些干涉過多,上面‘五多’,條條往下插,插得下面很亂。”
(六)、指條文。
《人民日報》1965.2.24:“一個革命戰士,不能光看到職責規定的條條,凡是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就要拚上命去干。”
相關漢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