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àn cháng cǎo
字數:3字詞語
斷腸草的意思:
(一)、鉤吻的別名。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鉤吻》:“﹝鉤吻﹞ 廣 人謂之胡蔓草,亦曰斷腸草,入人畜腹內,即粘腸上,半日則黑爛,又名爛腸草。”清 沉濤《瑟榭叢談》卷下:“今口外有斷腸草,人馬誤食之,立斃。”(二)、木芙蓉的別名。宋 惠洪《冷齋夜話·詩出本處》:“李太白 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陶弘景《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宋 趙彥衛《云麓漫鈔》卷一:“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殺人。因憶古詩云:‘昔為芙蓉花,今成斷腸草。’則古人已曾言矣。”
(三)、相思草的別名。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卷上:“今 秦 趙 間有相思草,狀如石竹而節節相續,一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蓋相思之流也。”
斷腸草的解釋:
(一)、鉤吻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鉤吻》:“﹝鉤吻﹞ 廣 人謂之胡蔓草,亦曰斷腸草,入人畜腹內,即粘腸上,半日則黑爛,又名爛腸草。”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今口外有斷腸草,人馬誤食之,立斃。”
(二)、木芙蓉的別名。
宋 惠洪 《冷齋夜話·詩出本處》:“ 李太白 詩曰:‘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陶弘景 《仙方注》曰:‘斷腸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花。’”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一:“老圃云:芙蓉花根三年不除,殺人。因憶古詩云:‘昔為芙蓉花,今成斷腸草。’則古人已曾言矣。”
(三)、相思草的別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今 秦 趙 間有相思草,狀如石竹而節節相續,一名斷腸草,又名愁婦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蓋相思之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