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óng xū
字?jǐn)?shù):2字詞語
龍須的意思:
(一)、草名。莖可織席。(二)、喻長而細(xì)如龍須之物。
(三)、見“龍鬚席”。
(四)、指頭足綱類的魚,如章魚等。
(五)、帝皇之須。
龍須的解釋:
(一)、草名。莖可織席。
三國 魏 吳普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石龍芻》:“﹝石龍芻﹞一名龍鬚。” 唐 李白 《魯東門觀刈蒲》詩:“此草最可珍,何必貴龍鬚。” 王琦 注:“《蜀本草》:龍芻,叢生,莖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龍鬚草,可為席。”參見“ 龍鬚草 ”。
(二)、喻長而細(xì)如龍須之物。
唐 韓愈 《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葡萄》:“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 方世舉 注:“蒲萄藤蔓頗似龍鬚。” 宋 蘇軾 《水龍吟·贈(zèng)趙晦之吹笛侍兒》詞:“ 楚 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鬚半剪,鳳膺微漲,玉肌勻繞。”
(三)、見“ 龍鬚席 ”。
(四)、指頭足綱類的魚,如章魚等。
(五)、帝皇之須。
唐 白居易 《七德舞歌》“翦鬚燒藥賜功臣, 李勣 嗚咽思?xì)⑸怼弊宰ⅲ骸?李勣 常疾,醫(yī)云:‘得龍鬚灰,方可療之。’ 太宗 自剪鬚燒灰賜之,服訖而愈。 勣 叩頭泣涕而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