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hǔ fú
字數:3字詞語
銅虎符的意思:
漢 代發兵所用的銅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史記·孝文本紀》:“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司馬貞 索隱:“《漢舊儀》:銅虎符發兵,長六寸……《古今注》云‘銅虎符銀錯書之’。張晏 云‘銅,取其同心也’。”唐 岑參《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詩:“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亦省作“銅符”、“銅虎”。唐 王勃《乾元殿頌序》:“易簡成功,偃銅符於鶴仗。”《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遂授 澄 節、銅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 恒州 事。”清 陳維崧《百字令·送鈕書城之任項城》詞:“綬染紅桃,符分銅虎,差足云豪耳。”銅虎符的解釋:
(一)、漢 代發兵所用的銅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
《史記·孝文本紀》:“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 司馬貞 索隱:“《漢舊儀》:銅虎符發兵,長六寸……《古今注》云‘銅虎符銀錯書之’。 張晏 云‘銅,取其同心也’。” 唐 岑參 《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詩:“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亦省作“ 銅符 ”、“ 銅虎 ”。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易簡成功,偃銅符於鶴仗。”《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三年》:“遂授 澄 節、銅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 恒州 事。” 清 陳維崧 《百字令·送鈕書城之任項城》詞:“綬染紅桃,符分銅虎,差足云豪耳。”